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文联动态 正文内容
嵩县饭场儿
2013-07-26    浏览(1216)    作者:嵩县文联    来源:嵩县文联 官方网站

嵩县饭场

在嵩县山区,人们把吃晚饭叫成“喝汤”。据风俗资料记载:嵩县山区穷山恶水,十年九旱,人民食不饱腹,晚饭连富户都不敢稠食,均喝糊涂面条,稀面条和玉米糁瓜菜汤充饥,故称之“喝汤”。

喝汤,是山区农民一天中最消闲的一段时光。所以,喝汤时,左邻右舍,坡上坡下,都爱端到一块儿凑热闹,一边喝,一边聊,慢慢聊去一天的燥热和疲劳,慢慢拉长晚上的凉爽和喜悦,这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饭场,棋布在村村寨寨、沟沟岭岭,成了嵩县山区一道独特的景观。

说起饭场上喝汤的情景,四十岁以上的人都有深刻体会。八十年代以前,饭场上最流行一种叫“大格楼”的粗瓷大海碗。最常见的姿势就是蹲在土坎上或石头上,拇指掐住碗边,四指扣住碗底,口衔碗沿“吱——”吸个半圆圈,再“吱——”重吸回来。准确说,那叫“吸汤”,又称之为“哭穷风”。坐在饭场上一听,满饭场都是“吱——吱溜——吱溜溜——”的吸汤声。听起来酸溜溜的,似乎还有些韵味,粗一声,尖一声,高一声,低一声,仿佛蛙赛似的此起彼伏,且一声比一声吸得脆响,一声比一声吸得嘹亮,那简直就是一抹风景,是一片有声无言的诉说。

如今,饭场上虽然还都是粗茶淡饭,五谷杂粮,但毕竟稠了、香了。老百姓只要能吃上饱饭,屯里有余粮,男人女人心情都格外开朗。每当薄暮初降,晚风习起,一个个迷蒙的饭场上便响起一片碗筷声夹杂着笑语声。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这时都显得特别愉快,端着饭碗笑笑闹闹往饭场上聚集,先是互让一番,瞅瞅饭,有新鲜的就用筷子夹着来回尝一尝。特别是春天,树木开花,野菜发芽,树上结满孩子,原野盛开着妇女,饭菜的花样就会丰富多彩:蒸榆钱、蒸槐花、蒸构絮、蒸白蒿;柳絮菜、杨叶菜、野菜糕、野菜团……吃饭的气氛也格外热闹;你让我,我让你,你尝口我的蒸吃菜,我掰块你的菜包馍,嬉笑打闹,嘻嘻哈哈,别有一番风味,别有一番乡情浓烈。

饭场上最逗乐最快活的还属那些小毛孩们,西瓜肚子上砍着个小塑料碗,晃到这个跟前给夹几根海带丝,那个给喊过去滤几块豆腐干,撩逗得一两只小花狗总不停地吻着娃娃们的光屁股,摇摆着尾巴在人堆里钻来撵去。最爱撩逗他们的是那些小叔小姑们,常常将些蘑菇、肉丝之类的好东西夹起来,举得不高不低或者高高低低的,让那些馋猫似的娃娃们,伴着小狗一起仰着馋脸流诞水,小手儿往空中一抓一抓笑死人。最有趣的是那些小哥小姐们,自己碗里的大豆花生豆儿不舍得吃,硬要装大人,忍着馋滤一大把,再把娃娃们诱惑过去,鞠个躬,叫声“姐好”给发一颗。这样,馋嘴的娃娃们就会围一圈,磕头虫似的争着弯腰弓脊梁,弄得脑袋乱碰。碰疼了便推抓哭骂,逗引得一饭场哄哈大笑。小叔小哥们还故意挑拨教唆,煸风点火,慌得小婶大娘们骂着:“狂贱虫”,赶紧跑过去拉哄,然后给拨半碗新搓的“麦仁碾转”或者红艳艳的焐豆花。

在饭场上吃饭可不能急,急了吃不出饭场的情趣,更吃不饱文化知识。到饭场吃饭的目的是寻开心、凑热闹的。是要把各色各样的欢乐堆放成一堆,相互展览分享的。所以,一进饭场都成了大脾气,一碗饭往往要吃老半天,细嚼慢咽,扯东拉西,哄哄笑笑。饭场上一人说鬼,男人女人都争抢讲鬼。鬼赶集、鬼赌博、鬼吵架、鬼告状……一饭场鬼影绰绰,演尽人间恩怨是非。讲起怪事,更是五花八门,七嘴八舌。梦游呀、夜惊呀、石哼呀、野人呀……尽是世间怪事,却演说得绘形绘色,警世醒人。但谈论最多的还是种瓜果,养牲畜,搞项目,盖房子,供学生,学技术……饭场成了故事书,知识窗,科普园,信息场。

在静谧的星空下,在迷朦的月色里,饭场像五艳六色的花朵盛开在山村的夜晚,怒放着无限的温馨与芬芳。多么淳朴、多么美好的风情啊!假若没有饭场的装点,大山的夜一定会很空虚,很寂寞,很冷清的,像片没有灵魂的荒野。正是这一朵朵盛开的饭场支撑了山村的夜,充实了山村的夜,陶醉着山村的一夜又一夜。

(转自嵩县公众信息网  吴瑞敏文,在此感谢。)

标签:特色民俗 饭场儿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

    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